中午圣旨就出了门下省发往各地,而李慎的纪王府王玄策第一时间就赶过来汇报。这种圣旨根本就不需什么情报系统,作为亲王很容易就知道这种全国诏书的内容“王爷这就是圣旨的全部内容,我们应该怎么做。”“玄策,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,国家大事不是我们应该管的。”李慎依旧躺在摇椅上,享受这春香冬梅的专业中医按摩。这个时代娱乐项目太少了,李慎又不去青楼画舫,所以每天最舒服的就是躺在摇椅上,武媚给他讲传奇,而春香冬梅给他按摩,他在美美的睡一觉。下午没事就出去溜达,或者去东山山里用他打哪指哪的箭术蒙几只野味,晚上回来好好的吃一顿。“王爷,我是在想,我们可不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?”王玄策跟李慎时间久了,也有点沾染了一些坏习惯。“玄策啊,如今不让我捐款我都已经烧高香了。你还想要好处,这个时候还是低调点,千万不能让阿耶关注到,国库里的钱不多啊。”“王爷,宫里来人了,召王爷入宫。”石头过来禀报“哎呀”李慎一个没坐稳从摇椅上栽了下来。“我说什么来着,我说什么来着。我就知道会这样,他一直惦记我的钱。”李慎再一次进入凌乱状态。两仪殿内,李慎此刻跟李世民正在大眼瞪小眼,谁也不说话,看的旁边的王德都有些发毛。其实李慎正在想的是怎么才能保住他的钱。“那个”李慎刚想开口“哈哈,你先说话了,哼,看来年纪小还是沉不住气。”李世民哈哈大笑“”这个爹越来越不正常,这是什么恶趣味。“阿耶,不知叫我来有何事?”“没什么,朕想要征高句丽,朕问过户部,如果筹备好粮饷,打造完军备,需要等到明年年初甚至更久。主要还是国库空虚,今年需要修建水利,疏通河道。不过朕想要尽快发兵,所以”“所以阿耶想要儿能慷慨解囊,拿出一些钱财作为粮饷??”李慎小心翼翼的问道。“如果你有这份孝心,那肯定是好的,长安都知道纪王孝顺。”“阿耶,你内帑里可是有两千多万贯的黄金呢,足以满足攻打高句丽的所有支出。”“那是什么钱你不知道么?这才短短几个月,内帑就拿出几千万贯,你觉得别人不会怀疑么?这笔钱是不能动的。”“阿耶,那也不能动的我钱啊,儿这几年赚点钱不容易,起早贪黑,风里来雨里去的,是赚了一点点的家业,可王府开销大啊。单单那骑兵营我一年就要花几十万贯,还有其他兵种的装备磨损,俸禄开销。还有我头几年建的那个研究院也是花钱如流水,还有孙神医的别院开销也很大。还有我偌大的王府每年的维护费用,还有”“好了,不用说了,三百万贯,朕需要尽快攻打高句丽,等打赢了。拿战利品给你抵了。”“三百万贯?”李慎声音的有些高了“阿耶,我哪有三百万贯?”“不要以为朕不知道,你现在最少有六七百万贯,可能更多。就当是朕借的,我在让户部凑一凑应该前期够了。”“阿耶,我觉得攻打高句丽不是时机,如今百姓刚刚恢复了一点生息,实在是不宜在大规模作战了。”“李慎,你也是在质疑朕的决定?你也觉得朕是跟那隋炀帝一样好大喜功么?还是说你也觉得朕不应该攻打高句丽?”李世民的脸色有些变化。“阿耶,我听说了,高句丽联合百济攻打新罗,阿耶派使者去调停,高句丽不同意,其实想给他们一点教训不一定非要打仗的。”“那你有何想法?”李慎在脑子里飞快的想着,为了他的三百万必须得想出个办法来。“阿耶,高句丽不也是我们粮食攻略里的目标么?我们可以给他粮食涨价啊,还有百济,一点一点的涨,给他们造成恐慌,虽然他们自己也有粮食,不过这两年我估计怎么也能占他们粮食的三成了吧。”“光这点还不够”李世民说道对于李慎说的涨价李世民表示不可行。“阿耶,粮食涨价只是赚点钱而已,也就百济能影响大一点,不过战争时候粮食肯定会涨价的这个是必然,我们可以给新罗一些帮助,比如粮食,武器什么的。让新罗先打着,我们在派船到百济的沿海城市转一转,百济肯定会害怕我们攻打他们,不敢把所有的兵力都派到新罗那里。我们派个都护府去高句丽的边界驻扎,摆出随时都要进攻的假象,我猜他们肯定也不敢全力攻打新罗。”“可新罗的危机还是没有化解。”李世民想了想问道。“阿耶,我们为什么要去化解新罗的危机呢,让他们三个打去吧。打的越久越好,消耗越大越好,死的人越多越好,等到我们大唐准备好的时候,我们就”李慎把摊开的手掌一握。李世民听后也是沉思起来,李慎的方法大纲是可行的,只不过他说的细节漏洞很多,不过这不妨碍李世民的参考,李世民完全可以根据李慎的策略找大臣们一处一个完善的计划。如果真能把三个国家都吞了,等几年倒是没什么。“老十,没想到为了你的三百万贯,你的脑袋这么灵活。”李世民觉得李慎的方法可行,于是抬头笑着对李慎道“阿耶谬赞了,都是为了阿耶分忧。”“你回去吧,让朕好好想想。”李慎赶忙点头道“阿耶,那儿就回去了,对了我们还可以跟宝藏王接触一下,适当的时候给与一些支持。”“哦,就是你以前说过类似于争储的那个方法?”“差不多吧,如果这个宝藏王有野心,那我们就满足他,钱,粮食,武器,我们都可以给他提供。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派遣小部分人帮助他,只要他能跟苏盖文斗就行。”“嗯,这倒是可行,我会跟诸公商讨的,你回去吧。”“是”李慎终于松了口气,逃过一劫啊,:()贞观小闲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