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团众人立刻将自己的乐器准备好,等待着陈秋的指引。
苏玥也同样将单簧管放在了自己的嘴唇前。
等待着音乐的开始。
在众人的视线下,陈秋的视线略微闭起。
他的大脑开始将音乐的一切思索。
先是德彪西的为单簧管与乐队而创作的狂想曲,作于19o9-191o年。
当时是作为音乐学院的年度考试作品,1911年改编为乐队演奏版,并一直流传了下来,成为德彪西的单簧管作品之中,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品之一。
而这一作品,也和德彪西的其他作品一样,作为他音乐创作风格的一个有力代表,也是他晚年音乐创作的两个倾向。
一种是音乐语言的继续复杂化,突破了传统的和声与形式的约束,出现了多调式因素。
一种是将音乐创作恢复到法兰西古典器乐曲的传统道路。
第一狂想曲这一作品,便是前者的完美体现。
和声色彩鲜明、走位飘忽。
和弦之间交错更叠,即独立存在,又相互溶化吞没。
音乐时而虚幻飘渺、模糊朦胧,时而光彩夺目、熠熠生辉。
有一种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的感觉。
绘画是静态的音乐,而音乐,则是动态的绘画。
这个便是德彪西这种印象派作品的主要特征。
正如同印象派绘画反传统的画风那样,对主题的再现现实不以为然,提出自然而随意地表现生活与客观物象。
乐曲结构虽仍带有奏鸣曲和回旋曲的曲式特点,但在曲式结构上惯用的“松散模糊”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贯穿始终。
这便是所谓的“德彪西式结构”。
也是属于“块装拼贴”的第二种状态,也可以叫做主题或段落的“挪位”。
或许是因为一开始只是打算给学生用的缘故,这一乐曲的结构安排与传统的曲式结构相比,显得比较松散,对乐曲展的逻辑性也不很看重,并带有即兴色彩的痕迹。
就好像是似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毕沙罗的《农家女》般纯真与朴实,描绘了“感觉到的第一印象”。
因此,作为音乐底色的乐团,陈秋需要将音乐表现的更为朦胧一些。
只有这样,才能让苏玥更好地在上方泼墨。
挥洒出属于她的色彩。
陈秋对于这一次的演出看的很清楚。
前半部分是他们乐团的表演,给众人展现和声交响乐团的实力。
而后半部分,陈秋就打算给苏玥搭建舞台。
毕竟,这次的演出如果没有苏玥,他们甚至没有这样的机会。
吃水不忘挖井人。
苏玥既然将她的机会让给了和声交响乐团,陈秋必然不会让苏玥受委屈。
因此,陈秋的脸上露出一抹难言的笑意。
他的视线与边上的秦弦接触,两人同时缓缓点头。
伴随着陈秋手中指挥棒的落下。
弦乐部分的众人在秦弦的指引下,带来一阵朦胧的嗡鸣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