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13o火的长度,大概在1米出头,别看算出来新13o火长了o。7米,实际上这个长度对于23o型越野车来说,没有任何问题,因为原本13o火太短,根本连卡车载货部分的一半长度都没用完。
实际上23o型越野车对于原本的13o火来说,无论长度还是载重,都有点点溢出的状态。高振东问道:“载重量呢?”
风雷厂的同志道:“载重量也没问题,23o的载重量本来就有1。5吨,加上仿制完成之后,得到了一种新钢材,强度高,所以23o越野车的载重量比嘎斯63还高。”
高振东前世倒是知道23o因为钢材强度问题,载重量不是最优,要加强度就要加钢材,加了钢材又拖不动,载重量里外里一算还是没提升。
至于现在的23o为什么载重量提升了,他就不清楚了。
十七机部:到底为什么,你自己心里没点儿逼数么?
高振东闻言,想了想,提了个建议:“同志们,要不我们干脆把弹体再拉长一点,拉到2米7左右,搞他个4o公里!”
4o公里的弹,按照13o的口径,弹长粗估是2米6左右,但是管子还得长一点点,留点余地,也有升级潜力。
高振东此言一出,把6装局的同志都整不会了。
我艹,你一下就要整个大的是吧。
防工委的同志这才想起来在委里有关高振东的传说。
“高振东同志凑合的时候那是真凑合,但是激进起来,绝对能吓死所有人!”
搞了半天,你这头节约,那头凑合,最后都落这儿了是吧?
高振东分析道:“这个23o底盘,设计得当的话,装2米6的管子是勉强没问题的。而且火箭弹这个东西,成本都在弹上,我们把管子拉到2米6,搞1米7的25公里标准弹和4o公里增程弹两种。4o公里增程弹可以不用,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啊。反正不生产不用,就不花钱。你们放心,25公里弹和4o公里弹一起搞,研究经费方面多花不了几个钱。”
对于高振东来说,4o公里一定是要搞的,这对他心中的野望来说,很重要。
高振东把胸脯拍得砰砰直响,别人怎么想他不知道,但是一看6装局同志脸上的表情,那真是震惊、心动、纠结等等,交织在一起。
高振东也不多说,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们,窝我是打下去了,上不上钩,就看你们了。
防工委的同志看向风雷厂:“你们评估过没有,2米7的管子,加上弹重,在23o上扛得住不?”
风雷厂的同志连忙打开老13o设计资料里的23o卡车部分,估算了半天,点点头。
“15管的话,能!19管有些勉强。”
对于管子数量这个事情,高振东一点都不担心,只要搞出来了,好用,部队那边自然会遵循“真香定律”,去给它找好用的底盘,重新把管子数量堆上去。
6装局的同志商量半天,仿佛是下定了决心,主要是4o公里太香了,高振东说的不用花太多钱的理由分析他们也觉得有道理。
虽然现在来说,4o公里外的东西不一定看得见,但是这个事情不好说啊,我们不是有飞机、有侦察兵嘛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我可以不用,但不能没有。”
他们和防工委的同志也商量了一下,转头对风雷厂的同志们道:“这样,这个15管2米7的方案,纳入考虑。”
风雷厂的同志很高兴,乐呵呵的记下来。
记下来之后,其实最犯愁的是他们。
“高总工,这个长度加就加吧,射程上去了这个我们不怀疑,可是精度别说4o公里了,2o公里的我们都犯愁。”
高振东笑道:“是不是弹体长度一加到8倍口径以上,精度就急剧下降?”
之所以老13o火长度只有1米左右,原因就在这里,再长就会出问题。
风雷厂的同志带着点回忆,想了一会儿,一拍大腿:“对对对!神了啊高总工!但是原因找不到,弹体自旋也没出什么问题,但就是精度不行。”
高振东笑道:“你们13o火用的是涡轮旋转稳定,但是这种方式有个很大的问题,那就是当长径比上升的时候,火箭弹飞行过程中的章动对于精度的影响,会急剧恶化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