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权撇嘴一笑,他知道,曹操不会杀他。
事实上,前往许都这一路,孙权都在思考自己的命运。
从最初的恐惧,到现一线生机,到最后,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死。
不仅不会死,曹操还极有可能礼遇于他。
孙权的脊骨也硬了,底气也足了。
曹操刚才的一番话,也正印证了这一点。
“但丞相恐怕要失望了,孤忝为大汉臣子,唯怀赤心,志在匡扶汉室正统,殚精竭虑以效朝廷。断难如丞相所期,屈从于诸般悖理之求!”
“孤为大汉之相,自以匡扶汉室为己任,你既呼孤为丞相!理当奉孤之命,并无不妥!”
这时候,摆在孙权面前的是两条路。
一条路是顺着曹操说,类似之言:你既为承认自己是大汉丞相,那便好,丞相理当遵天子诏令,以朝廷纲纪行事。
若如此,在下也愿奉旨行事。
一条路是逆着曹操说,类似之言:然丞相杀皇妃,害皇子,欺凌陛下,清除异己,残害忠良,此有天下人目共睹。
恕在下,不敢与如此丞相为伍共事也!
孙权既未选择第一条路,也未选择第二条路。
他负手而立,目光如炬,却以不卑不亢之态徐徐道来:“丞相所言甚是。然孤闻江河奔涌必循其道,日月升沉自有其轨。
昔日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;召公奭甘棠遗爱,万民称颂。
今汉室虽微,犹存纲纪于天地之间。孤愿效先贤遗风,辅君以正,事上以忠,待人以诚。
若丞相守臣节,扶社稷,孤自愿为丞相麾下前驱!
倘若丞相悖逆纲常,行篡逆不轨之事,那就请丞相赐孤一死,孤宁死也不做那助纣为虐之徒也!”
这些话,既提升了自己的逼格,也明确了自己的态度!
更重要的是,恰到好处的给曹操一个台阶。
这时候,曹操但肯认作大汉之相,孙权自当顺势而下。
然而,曹操却不打算按照他的台阶走下去。
不是曹操不想如此!
只是曹操堂堂一世枭雄,岂能被你拿捏得住?
曹操拂袖而起,双指愤然指向孙权:“孤自举义兵讨董卓,迎天子于许昌,屯田养民二十载,北征乌桓定北疆,东讨袁术破吕布,哪一桩不是为汉室江山?
你说孤欺凌陛下?
实乃尔等这些人鼠目寸光,只见孤手握权柄之表象,未睹孤力挽狂澜之苦心。朝堂之上,奸佞环伺,陛下孤立无援,孤若不揽重权,何以震慑宵小,何以护佑宗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