户部自断一臂,勉强保住了尚书之位。
兵部则是在近些时间造出第二批改制火铳,魏太后称兵部有功,将底下的一名罗姓员外郎提拔为侍郎。
这样一来,兵部的两个侍郎都是魏家的人,顾安仲这个尚书难为,致使兵部内斗不断,混乱非常。
这中间,唯独算得上是好消息的,就是空缺出来的吏部侍郎之位,由江南升迁上来的一位官员顶上。
此人是徐京何祖父的门生,属于徐家一派。
除此外,刑部上下的官员皆被徐京何肃清,他还翻出许多陈年烂账,在朝上一一核对,阻拦谢、魏两家往刑部塞人。
局势上算不得多好,但也算不得多坏。
只是魏家近些时日以来,行事越发急迫,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意味。
此前尚不知为何,如今想来,应该跟平江的变动有关。
徐京何轻叩了下桌案,声色冷淡地道:“她在惠州安城内,杀了魏天昊。”
这个消息前几日里何昱华也收到了,当时他还感慨,这施元夕行事真是有一种不管不顾的意思。
“这么说来,她应当是从魏天昊的手里拿到了重要的证据。”何昱华抬头看他:“既是如此,便绝不能让魏家轻易杀了她。”
徐京何最主要的目的,就是要魏家死。
这个方向上他们是一致的,这也是施元夕选择给他送信的原因所在。
朝上内斗不停,只要没能触动魏家的根本,魏昌宏便还会源源不断地往朝中输送人手。
有魏太后在一日,这些人就杀不尽,杀不完。
施元夕算准了他们跟魏家结下死仇,在看到能令魏家倒台的重要证据后,徐京何必定会出手。
事实也是如此。
徐京何叩动桌案,目光冰凉:“京中安静太久,也该热闹热闹了。”
那边,在魏昌宏下了死令后,一连多日,方运都率兵驻守在城外。
施元夕容貌出众,极好辨认。
军中又搜查严明,几日下来,都没出现什么岔子。
可偏巧了,进入十二月后,京郊各寺庙兴办庙会。
短短的两日时间,来往京城的人数倍增。
即便是调遣了京畿营将士过去,都难以应对。
冬日庙会是历来的习俗,此时兴办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,可方运总觉得,是有人在背后故意推动。
其目的,就是为了加大搜寻的难度,让施元夕混入京城。
他当即向顺天府警示,要求顺天府出面撤掉此次庙会。
顺天府那边迫于魏家给出的压力,暂且是应下了。
可还没来得及派人去四处戒严,此事就被人直接弹劾到了朝上。
御史台的官员开口就道:“敢问魏大人的府上究竟是丢了什么东西,要这么大张旗鼓地在城门口搜查?”
“甚至不惜命顺天府取消庙会!京城乃天子脚下,又逢着惠州旱涝交替,百姓为求得来年风调雨顺,这才举行了庙会。”
“魏大人却为了一己之私,强令顺天府取消庙会,还不惜调动京畿营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