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署的警员给了冯查理一个电话。
冯查理派人去了那个公用电话亭。
警员利用一个小时往返,调查完回来,告诉冯查理。
“上午的确有人用那个电话,不过电话亭老板说他没听见对话内容,说什么客人打电话,一般这种事儿都得避开点。不过,他看到有个女人眼神中有些慌乱,打完电话后匆匆离去,他只看到她在一条小街上消失,具体去了哪儿也不知道。”
“也就是说,电话亭老板也不知道她地址?”
“是啊,你说这叫什么事儿?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害怕被杀呢,还是跟警察闹着玩呢?”
这件事就当成一个插曲,在重案组掀起了一阵波澜,但很快又平复下去。
因为是个没头没尾的事件,重案组也没能和那个女生直接沟通。
一切都由警署那边的警察转述,得到的情况实在太少了。
这两天,林美琪还是一如往常,往返在重案组和家之间。恰好没有法医课,所以每天下了班都可以早早入睡,养精蓄锐。
因为她有预感,这件案子并没有那么快结束,接下来说不定还是比较耗费体力的。
她要想跟着跑外场的话,就得养足精神。
果不其然,两天之后,重案组接到报警,有个女人死在家里。
冯查理带人出现场,林美琪一块儿跟去,犯案地点是在狭窄的一条小巷里,只有一层楼的平房。
林美琪进入后,看了一眼家中的摆设,没有特别昂贵的物品,应该也是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工。
房间里摆了不少书籍,都是和烘焙餐点相关的,或许是个帮厨?
林美琪放下勘查箱,在尸体面前蹲下。
一阵查验之后,基本明确了。
“沙展,和第一名死者很像。和凶手面对面时,她的心脏、胳膊、腿、腹部都有划伤的痕迹,脸蛋、额头也是同样。看来还是泄愤。如果是两场加在一起,那么可以确认,一定不是激情杀人,而是有预谋的杀人。”
冯查理点点头:“门锁没有被撬的痕迹,窗户也是完好无损的。不过没有反锁,凶手住在一层,那就有两种可能性,一个是从大门光明正大跟着被害者进入,这意味着凶手和被害者很相熟,被害者对凶手也没有提防,杀完人之后从大门离开。又或者是从没有反锁的窗户跳窗,从后门走。如果怕被邻居发现的话,翻过窗户是比较合适的选择。”
林美琪点点头:“晚上人会比较少,凶手被杀应该是昨天夜里三点到五点之间。凶手如果出于谨慎考虑,从后窗跳出去可能性更大,反正都在一层,也没有什么危险。”
林美琪起身看看窗户。
“上面没有留下任何指纹,凶手可能戴了手套,又或者临走前擦拭了作案现场,是很缜密的一个人。如此缜密又要泄愤,似乎是理智和疯狂并存啊!”
冯查理手指捏着下巴。
他忽然想到什么,让旁边的警员拍照固定证据后,给自己留一张照片。
“前几天报警的女人会不会是她?”
林美琪想到那通电话,点了点头:“有可能,所以沙展你是要拿那张照片给电话亭老板辨认?”
“没错,如果打电话报警的人是被害者,那么起码说明两个问题。被害者和上一名被害者在被查之前,似乎都有某种预知,所以情绪表现不大正常。第二个呢,就是受害者不像警察说明缘由,而第一名受害者也不向他的妻子表明遇到了什么事,或许这件事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启齿的。”
林美琪快速反应了过来:“是不是他们之前做过什么亏心事?甚至这个亏心事涉及到犯罪,所以即便自己遇到杀身之祸,也没有办法向警察说明,因为一旦警察追查,他们曾经的罪恶也就无法掩盖了!”
冯查理欣赏地看着她:“林法医真的相当聪明。”
【获得夸奖,智商值+1】
林美琪笑笑,又加了一句:“还得查一下这名受害者,跟那所中学有没有关系?”
冯查理点头。
封锁现场后众人离开,各自去做调查。
一名警员找到电话亭老板,给他看了被害者的照片,老板确认是那天打电话的女人。
他吓得惊叫起来:“你说什么?这个女人真的死了?天呐,那天你们来问的时候,我还以为她是搞恶作剧呢。这……凶案就发生在我身边,真的太可怕了。呐!你说凶手会不会那天听到了他跟我打电话,所以顺藤摸瓜也来杀我?我是不是应该搬离这个地方?”
警官安慰他说:“应该不会,要这么说,岂不是和被害者接触过的所有人都成了他的杀人目标?”
“不行,警官,我越想心里越慌,谁知道凶手是怎么想的?你不用劝我了,我明天就搬离这个地方。”
电话亭老板说着就开始收拾东西打包,警察还没问完呢,就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跑远了。
“你这电话亭要是不干了,能这么快就退租吗?”警官大声问。